猪瘟的科学防控
猪瘟是发生于猪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呈全球流行,我国几乎所有养猪地区都有过该病的报道,通常呈地区流行,各种日龄、性别和品种的猪都可感染,环境卫生条件越差的猪场本病发生率越高,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猪瘟病毒
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专一性非常强,只对猪具有感染力,其他动物不具有致病性。该病毒为单股的RNA病毒,直径在40~50nm,表面有囊膜,对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敏感。目前在自然界虽然分离到了不少变异的毒株,但业界仍认为该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只是不同病毒毒力强弱有所差异。强毒株通常会引发急性猪瘟,中等毒力或低毒力的毒株一般造成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病毒以破坏猪的中小血管为特征,引发器官和组织的出血性病变。猪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高温条件下很快失活,但在有组织保护的情况下能存活较久,如含有病毒的猪肉在4℃冷藏条件下,在数月之内仍具有传染性。
2 流行病学
病猪和处于潜伏期的隐性感染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经动物粪便、体表粘液、病死猪的尸体等进入环境中,通过猪之间密切接触传播,消化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猪感染后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至胎儿。病猪康复后体内可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停止向环境中排毒。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春季和秋季因气温变化较大,猪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而导致本病高发。
3 临床表现
自然感染时本病潜伏期为1周左右,急性感染者通常48h内就开始发病,根据疾病发生的缓急,大致将该病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迟发型3种。
3.1 急性型
由强毒株感染而引发,最初猪群只表现几只猪发病,之后迅速传播,病猪精神不振,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常卧于圈舍一角,眼角留有明显的泪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猪开始出现便秘或下痢,部分猪呕吐,出现症状后的数小时内就会死亡,死亡率高达80%以上,急性猪瘟很少有耐过的猪。
3.2 慢性型
猪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1个月以上,有一部分病例是急性型未死亡的猪转化而来,疾病前期病猪精神萎靡,体温升高,数周之后食欲改善,体温接近正常,又经过一段时间后体温会再次上升,不断波动。慢性型病猪生长发育迟缓,料肉比增高,有些还会形成僵猪。
3.3 迟发型
是先天性猪瘟病毒感染的结果,胎儿期感染弱毒的毒株后会产下活的仔猪,但由于长期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感染猪体内无抗体存在,前期无明显症状表现,后期随着日龄的增大,病猪开始表现典型的症状,如食欲不振、结膜炎、皮炎、下痢、共济失调等,属于迟缓性发病。
4 防控
4.1 加强疫苗免疫
猪瘟病毒血清型的单一性为预防该病的流行提供了巨大帮助,目前猪瘟疫苗在我国生产十分稳定,因血清型单一,疫苗免疫后产生的血清抗体对多种地方毒株都有一定预防作用。根据临床经验,疫苗免疫保护率和猪群的抗体水平存在相关性,规模化猪场在免疫之前,建议先对猪群的抗体水平进行统一检测,如果抗体水平在1:32~1:64,免疫后的保护率可在95%以上,如果低于1:32,则免疫后保护率在70%~80%,若低于1:8,则免疫后基本得不到保护。规模化的猪场需定期监测猪群的抗体波动情况,适时调整免疫程序。
4.2 提升猪场管理水平
猪场引种时一定要调研好目标种猪场的猪瘟发病史,有过急性病史的猪场禁止引猪。刚引入的猪要在洁净的隔离区饲喂观察15d,确定猪群健康无异常表现后再全部进入生产区。不同批次的猪禁止混养,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降低猪与猪之间的接触频率。加强环境消毒,场内地面可长期撒生石灰,舍内地面用2%的火碱消毒,每周不低于3次的舍内喷雾消毒,消毒剂可选择安全性高、消毒效果好的复合消毒剂,如戊二醛癸甲溴铵等。定期对一线的员工进行猪瘟疾病知识培训,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及时隔离病猪。
[1]吴华平,等.猪瘟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控措施[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7(6):61-63.
[2]苏景.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12):117.
[3]郭志霞.猪瘟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