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当一部喜剧片有了科学顾问

“观众可以明确地看到,有科学顾问电影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它很扎实。电影行业的人也会知道,他们没有能力去填补的空白,可以由专业人士来填补。”王姝很有信心,影视圈的人看了这部电影,就能看到“科影融合”的价值。一个活生生的案例,胜过万语千言。“以后我们再提科影融合,业界会更容易接受。”

好在这一次,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判断的工作,交给了科影融合专委会。王姝说,我们会审慎评估一个影视项目是否值得合作。“科研人员的时间很宝贵,我们不能浪费。”

“我希望可以足够真实。喜剧界有一句话,叫‘越真越喜'。”《独行月球》导演张吃鱼告诉记者,电影让一个喜剧故事发生在了月球上,如果观众怀疑月球环境的真实性,这个情境就成立不了;情境成立不了,它也就没那么好笑了。“科学细节上尽可能真实,才能放大电影的喜剧效果。”

两年前,当科影融合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时,科研人员和影视从业者都曾向记者讲过科影融合这件事潜在的困难:影视界对科学顾问的重视程度不足,影视团队能否真正尊重科学顾问的意见;科学顾问和影视团队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完全不同;科学顾问到底是提供帮助,还是可能干涉创作……

因为是电影,所以可以多一些浪漫,多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多一点“超前”。

李铎之前就喜欢开心麻花,他认为影片会是一个宣传航天的机会,表示“一定大力支持”。

2020年底,《独行月球》制片人找到了科影融合专委会。由科影融合专委会牵线,该影片请来了更多业内人士:有做火箭发射的,有做卫星设计的,有研究地外行星的,有长期扎根航天领域宣传报道的……影片成片之后,科影融合专委会还邀请了几位物理、航天方面的权威专家看片,请他们提出专业建议。

在某种意义上,这部科幻喜剧片在国内科影融合事业上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它是科影融合团队所期待的那个“样板间”。

《流浪地球2》《球状闪电》等科幻迷耳熟能详的头部影视项目以及航天题材的原创科幻作品《群星闪耀时》也在进行中。王姝常需要参加不同科研机构的会议,讨论如何用影视化手段展现这些年来某一领域的科研进展。

黄侃和同事享受着参与电影制作的过程。他们所在的公司是《独行月球》的科学支持机构。一开始,黄侃拿到的只有剧本;后来,他看到了特效还没有完全做好的样片。这是一群工程师第一次接触影视项目,第一次知道剧本上的寥寥数语,会变成那么丰满的情节和瑰丽的画面。“影片中的设想,和其他科学顾问的那些讨论,也开拓了我们的思维。”黄侃说。

他们也想过会不会被观众指出科学上的漏洞,但大家的心态是——“欢迎挑刺”。

黄侃(科学顾问、星河动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电气系统主任设计师):好,我们这边算一下。舱门的初速动量转换和气体产生的转动力矩大概能抵消5度/秒的转速,我们的计算模型是近似估算的,抵消10度/秒的转速应该理论上也能解释。也就是说如果整个舱体初始转速250度/秒,推开舱门后大概是240度/秒,这个能量还是比较有限的。

“我们来是让影片变得更好,而不是把它变成一部科教片”

至于飞行器和发动机的外观,飞行器起飞时的喷射状态以及现场的发射口令,科学顾问则尽量让它们跟真实场景一样。“业内人士看到这些画面,就会觉得,就是那个味道。”李铎说。

科影融合能实现很好的科学传播效果的前提,是电影本身是一部好片。李然直言,如果是烂片,大家根本就不会关注也不会讨论其中的科学部分。“做科学顾问,理论上是存在一定风险的。”科研人员珍惜自己的羽毛,而和不熟悉的团队合作,其实也是一场冒险。对科研人来说,判断影视项目是否靠谱,是一项额外、复杂的工作。要是影片最终呈现效果不好,可能会担上挨骂的风险。

科影融合专委会参与的影视项目不止《独行月球》。

《独行月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来保护地球。然而,某一天陨石来袭,全员紧急撤离,维修工独孤月(沈腾饰)错过了领队马蓝星(马丽饰)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此时,他发现“月盾计划”失败,以为自己成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后来,阴差阳错间,独孤月重燃希望,努力在月球寻找返回地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