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科学家推动天坑地质研究(延伸阅读)

2016年,陕西汉中发现天坑群,将全球天坑数量由117个增加至171个。由此不仅全球天坑家族进一步壮大,而且天坑的定义也得到了修订。“天坑”是中文“天坑”的音译,“是碳酸盐岩地区由溶洞大厅形成的,口径和深度不小于百米和(或)容积大于百万立方米,四周或大部分周壁陡崖环绕,且与或曾与地下河溶洞相通的特大型漏斗”。

2001年10月,朱学稳首次正式提出了“天坑”的定义,天坑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貌景观,在当时还没有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因为有记载的天坑数量尚少且集中在我国西南,很多学者据此坚持认为,天坑只不过是喀斯特漏斗的一个特例。直至2012年,“天坑”作为科学术语正式被收录于《洞穴百科全书(第二版)》中。

“天坑”概念的提出,源于30年前中国著名岩溶地质学家朱学稳教授与英国学者托尼·奥尔什母合作对四川兴文的“大岩湾、小岩湾”进行的地质考察。而天坑理论体系的建立距今不过20多年。“天坑”(Tiankeng)作为喀斯特地区最奇特的负地形地貌,成为继“峰林”(Fenglin)“峰丛”(Fengcong)之后的又一个来自中国的喀斯特专业术语。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迄今,全球天坑的数量超过300个,数量超过3个的天坑群数量有31处。这些已发现的天坑群中,以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最大,它由29个天坑组成,分布于广西四大地下河之一的百朗地下河中游,最大的大石围天坑,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20米,最大深度613米,最小深度378米,天坑容积745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