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主页 > 综合新闻 >

农业科学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讲述·弘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5年,唐华俊赴比利时根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我选择了农业土地资源专业。”唐华俊说,“在外求学,回到祖国服务‘三农'的心始终炽热。”

创建农业绿色发展交叉学科,突破绿色发展关键技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落地。张福锁带领团队创新农业绿色发展多目标协同研究方法,系统揭示了我国化肥的增产和环境效应,为养分管理由单一增产目标向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多目标协同转型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对李家洋来说,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源自内心深处的“三农”情结。

推动农业科技走进田间地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在过去10年里,张福锁团队以“科教专家网络、政府推广网络、校企合作网络”为平台,组织1152名研究人员、6.5万名农业推广人员对接452个县2090万农民参与绿色增产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累计推广3770万公顷土地,减少氮肥用量120万吨。《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0日 06 版)

那时,导师希望唐华俊留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对此,唐华俊说:“没什么好犹豫的,作为农民的儿子,我要为中国的农民做事、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事,这个想法从来都没有变过。”唐华俊毅然选择回国。

一心推动农业科技走进田间地头

刚起步时,唐华俊和同事们陷入了国内农业遥感信息源稀缺的困境。那时,农业领域没有卫星数据接收站,遥感数据难以获取。“必须为农业生产装上‘天眼'!”唐华俊多方努力,牵头建立了农业领域国内首套气象卫星接收系统。

科研过程中,李家洋寻找着最佳方案。“‘分子设计育种'较之于传统育种,更加高效精准。”李家洋娓娓道来,团队首创全新基因分型算法,构建出高密度水稻单倍体型图谱,率先提出并建立高效精准的分子设计育种体系,为解决水稻产量与品质互相制约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策略。

30年来,张福锁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项。

在浙江富阳的稻田里,卷着裤腿弯着腰,查看禾苗长势,汗水浸透衬衫;在海南南繁基地,顶着烈日炙烤,悉心观察水稻穗数……从试验田到实验室,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见图①,中,中国科学院供图)几十年如一日,躬耕田野,只为育出一粒粒好种子。一项项科研成果,落入田间,生根发芽,造福农民。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系统由室外室内两部分组成。唐华俊指着闪烁的信号灯说,室外部分负责跟踪捕捉卫星轨道和过境信息,卫星进入接收范围就会启动接收。数据传输到室内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存储,为农作物遥感科研发展提供稳定的信息源。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由此,张福锁提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建议,为我国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去年4月,深谙耕地重要性的张福锁联合中国工程院多名院士建议尽快开展全国耕地质量普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指出,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这项工作将促进中长期土壤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依据。

让稻香飘满广袤田野,是水稻育种家的梦想。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品种,李家洋一直在努力!

李家洋先后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多篇,带领研究团队在稻米品质形成机理、水稻分子育种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先后4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09年,张福锁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同事们在河北曲周县创建了第一个“科技小院”。2009年至今,张福锁带领团队师生每年200多天扎根农村,在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科技人员与农民一起搞创新,直接把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为作物高产高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标是将农田氮磷排放减少30%—50%,入湖负荷减少10%—20%,农田亩产值每年每亩超过1万元。”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绿色低碳共性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见图③,右一,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供图)带领团队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围绕“面源污染解析与防控”“高值作物系统构建与优化”等六大方面开展攻关……

“耕好农业‘大田'不是一件容易事。”当时欧洲农业遥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正广泛推动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普及应用。唐华俊萌生了出国深造的想法:“农业科技进步,要深耕一亩三分地,还要会打开眼界看世界。”